两年平均学分绩点4.24
专业排名第一
“建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4)银奖
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夺宝奇兵-自动任务赛二等奖
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浙江省夺宝奇兵-半自动对抗赛三等奖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浙江省赛区二等奖
参与包括国家级课题在内的3项创新创业的研究项目
以第一作者在一级期刊上发表论文
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
多次优秀学生干部、五好学生荣誉
中共预备党员
他就是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2022级本科生
郑阳扬
勤学不辍,卓越自成
“如果能达到高中学习状态三分之一的努力程度,那么就可以在大学里成为佼佼者。”这是高数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虽然当时半信半疑,但郑阳扬一直记在心里。
大一学年,他在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就读,担任班长并加入学生会办公室部门,这是一个锻炼和成长的过程。双重学生工作让他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学习的时间,他沿袭了高中的学习方式,对于听不懂的知识点主动请教老师,或是线下与老师当面问答,或是添加老师微信进行线上提问。课余时间他总会去图书馆复习课上已学内容,同时补习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寝室、教室和图书馆构成了他学习生活的“三点一线”。
经过一学年的刻苦努力,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转到了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数老师经验方法的深刻性。
科研启航,初有成果
转专业后,他随即加入了周昌军教授的智能计算团队,并首次接触到了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科研论文。科研的入门是个相对枯燥且痛苦的过程,需要一次性阅读几十篇论文以大致了解团队的研究方向。幸运的是博士生朱东林师兄的指导,帮助他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理清了研究的思路。2023年寒假期间,郑阳扬与一位学姐合作完成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综述论文写作。从最初的收集高质量论文都感到吃力,到从2000余篇相关文献中筛选整理出100余篇作为参考文献,再到论文的写作、修改以及最后的定稿,近两个月的时间让他更加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坚定了自己的研究目标。
他参加过多场学术会议,与来自不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他参与了3项创新创业的研究项目,包括一项国家级的重要课题。一年来,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最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I期刊上发表了蝠鲼觅食优化算法的综述论文。这是一个不断历练的过程,为他未来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挑战自我,砥砺前行
在课外竞赛方面,他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二学年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竞赛。在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他以一分之差与浙江省赛区一等奖失之交臂;在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浙江省夺宝奇兵-半自动对抗赛中,由于比赛当天机器出现了无法抓取方块的故障,他未能如愿进入国赛。然而,竞赛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奖项本身,从失利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显得更加弥足珍贵。2024年,在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夺宝奇兵-自动任务赛中,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成绩。
回顾整个竞赛经历,对郑阳扬来说,这是一段自我成长和提升的旅程。竞赛教会了他,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对这个世界保持满腔的热情,因为热情是战胜一切挑战和障碍的关键。
知行合一,服务社会
郑阳扬深知,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服务社会的责任。作为副班长,他致力于班级管理,确保任务的及时完成,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他的工作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赞誉,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热衷于志愿服务,累计志愿工时100+小时,被评为学院志愿者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诸多荣誉的背后,是他夜以继日辛勤的付出,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