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信息科技教学研讨会圆满举行
院办 2023-11-25 80

      11月24日,浙江省信息科技教学研讨会在金华顺利召开,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出版社主办,我院承办。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祝智庭、浙江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何黎峰、浙江省出版社教材分社副社长张小飞、浙江教育出版社青云在线副总经理王强、我院党委书记刘勇以及来自全省的200余名教研员和教学骨干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我院社会服务中心主任李知菲主持。



      会上,刘勇首先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简单介绍了院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探讨新课标、新理念、新探索、新实践对信息科技教育的影响。他认为这四个“新”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推动信息科技教育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表示,希望此次研讨会能让各教师加深对信息科技专业的理解,共同探讨并破解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帮助大家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



祝智庭教授作题为《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与创新》的主题报告。祝智庭指出,数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创新空间。他强调,教育变革与创新需要依靠数智技术来赋能,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

阮高峰教授作题为《从概念模型到技术模型: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设计新思路》的主题报告。阮高峰从概念模型到技术模型的角度展开技术模型对特定信息场景的应用的讲解,并说明其本质是通过软硬件技术找到概念模型,并进行技术实践来实现。在教学中,可以以概念模型为中介,引导学生理解复杂技术问题。而实施时需确定目标、构建模型、设计学习路径和开发教学策略,关注心智模型到技术模型的关键转化。

费海明教授作题为《教学设计:由“象”至“理”的解构与建构》的主题报告。费海明主要介绍了学习的经历和对备课思考的一些见解,提到了对教学设计的挑战和需要精准处理知识逻辑和学习逻辑的困难,他强调了理解企业理论逻辑的重要性以及在备课中发现的问题,如缺乏分层次的深度思考和将深度思考降维到学生层面的挑战,他还提到了关于教材的独立性和联系性的问题,强调了教学中理性和感性的交织,小概念和大概念的融合等等观点。整体而言,费教授从“象”和“理”的解构与建构出发,分享了对教学设计和备课过程中的一些深刻思考。

马建军教授作题为《教学设计:从更具体到更抽象的案例剖析》的主题报告。马建军介绍了信息科技素养中的“冰山模型”,并详细解释了信息科技素养的落地途径最后讲解了教学设计,将学科逻辑分为内在逻辑和同意逻辑的模式。

马永进教授作了题为《素养导向的在线测评技术》,丁革建教授作了题为《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设计》,温州教研员冯京和和台州教研员王银萍分别录制了《项目式单元教学设计的温州实践》和《全省信息素养抽测体例分析》的专题报告。

随后,现场各位一线教师也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提到了学习方法选择与规律,强调了概念的重要性,表示要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并距离说明了在教学中通过核心课程设计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现场还举行了《信息科技学习手册》发布会何黎峰副总编辑与教材主编丁革建教授为新书揭幕。《信息科技学习手册》经过浙江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推荐中小学校2023学年采用,这也是新教材出版之后,浙江教育出版社为我省信息科技教育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此次研讨会为各地区信息科技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也推动了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