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进行时 | 研学“乌镇之光”,感受数字创新 —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寻访数字浙江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超算中心
学工办 2023-07-14 150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浙江不断以新的成绩彰显“八八战略”的生命力,始终坚持“创新型省份”建设,不断推动各项事业跃上新台阶。

为响应“八八战略”的号召,感悟“八八战略”精神,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寻访数字浙江”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院辅导员张利娟的带领下考察调研浙江首个超算中心——浙江(长三角)新一代全功能智能超算中心,探索世界高新技术,领略国际一流水平,助力创新型数字化浙江建设。


浙江(长三角)新一代全功能智能超算中心(“乌镇之光”超算中心)被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成为浙江唯一、全国第14个国家超算中心。它采用了E级超级计算机原型机技术成果,数据存储能力达60PB,整体计算能力位列国际TOP10水平,填补了浙江在国家超算中心领域的空白,建成了浙北最大科学装置。

 

走进先进计算

到达乌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实践队队员们便看到一个约几十米高,泛着青蓝色光芒的立方体,它被称作“硅立方”,是一种浸没液冷计算机,计算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每1秒钟,它就能进行18亿亿次计算。如果全国14亿人一起努力,每人每秒进行1次运算,也要不眠不休连续算上7年。也正因为此,“乌镇之光”超算中心被称为浙江“最强大脑”。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核心竞争力,谁拥有超算中心,谁就在数字经济这条赛道上掌握了主动权。“乌镇之光”超算中心为乌镇、桐乡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和算力支持,加快了研发进程,缩短了研发周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完整计算产业链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是全国所有超算中唯一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化芯片的机器,并一直致力于实现计算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解决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讲解员通过介绍展厅里陈列的一代代芯片实物,向实践队队员讲述了超算中心如何以芯片为核心,围绕“芯—端—云—算”构建完整自主的产业链与工业链的历程。据了解,“乌镇之光”西侧就是年产20万台高端服务器智能制造项目。从超算中心到生产线,再到产业生态,桐乡在智能计算领域越走越实、越走越远。放眼浙江,在“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的助推下,浙江正加快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芯片设计、服务器整机制造等产业落地,形成以乌镇为核心,辐射长三角的世界一流智能计算产业基地。


科技,永远拥有无限可能,永远等着广大青年学子去探索、去钻研。通过此次实地研学,实践队队员们一方面对“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的庞大算力以及数据库有了切身的感受,进一步了解到浙江信息计算赋能数字化未来的广阔前景;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每一位计算机学子为推进科技创新而奋发努力的热情以及为浙江数字经济建设发展舔砖加瓦的使命感责任感。

 


实践队员感悟


2021级中共预备党员 郝建博:

当进入“乌镇之光”的算力中心——硅立方时,我仿佛进入电影《流浪地球2》的高科技画面。这里一排排我国自主研发的浸没液冷计算机,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硅立方本身的强大,更能让我认识到国家在超算领域的高速发展。相信在未来浙江乃至长三角区域的重大战略发展地都可以见到“乌镇之光”带来的便利。

2021级中共预备党员 毛佳俊:

通过这次调研学习,我深刻感受到数字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置身超算中心内部,令我惊叹的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革命性突破。超算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例如,在医疗诊断方面,超级算力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复杂的影像分析和基因数据处理,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作为一名浙师大计算机学子,我倍感责任重大。我将向优秀前辈看齐,努力学习、认真科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浙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