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老师请于10月24日前填写附件3报名表发至教务办邮箱sjjwb@zjnu.cn 。
各学院:
为深化我校教学创新与发展,为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探索提供理论指导、案例分享和技术支持,共享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推广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及其他教学工具开展混合式教学创新,实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课堂革命,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拟于2021年10月-12月份举办一流课程建设混合教学研习营(第一期)。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研习目标
通过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理论基础、基本范式、实践路径和申报要点的系统化解读与介绍,让研习教师了解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学会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方法,掌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申报的技巧与要点,从而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二、研习时间
2021年10月下旬-2021年12月中旬。
三、研习安排
本次研习分线上、线下部分。线上研习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组织实施。11月30日前完成。线下部分由教发中心在11月至12月另行组织完成。具体如下:
1.课程学习(线上):本次培训围绕一流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范式、一流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一流课程的核心要素与评价标准、一流课程的申报要点等模块设置课程(详见附件1)。
2.主题研讨(线上):培训期间,学员围绕“我对一流课程的思考与认知”“一流课程建设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优秀一流课程案例分析与分享”等主题开展研讨。
3.研修总结(线上):参训学员要结合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设计并提交一篇“本人负责课程的教学大纲(syllabus)”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总结。
4.课程设计汇报(线下):参训学员结合研修总结及所授课程参照全国教师教学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教学创新设计汇报模式由学校教发中心另行组织分组汇报。
四、报名及考核
本次研习营拟接收省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负责人或团队骨干作为学员。请各学院于10月26日前,推荐2-3人填写报名表(见附件2)发送jfzx@zjnu.cn。参加学员由本科教学部审核并安排学习。线上学习发放账号密码,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平台(www.enaea.edu.cn)或其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APP)登录学习;线下汇报活动由教发中心组织校内外专家和小组成员进行点评讨论。
为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本次培训将对学员进行过程性考核。线上考核方式参照依托平台(见附件3);线下汇报优秀课程团队优先推荐参加我校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本学年全员教研讲师团。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1年10月20日
附件1: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与职务 | 时长 (分钟) |
一流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 |||
金课的基本特征与脑科学原理 | 王 珏 |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 | 13 |
金课的脑科学原理1:以意义感为前提 | 王 珏 |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 | 50 |
金课的脑科学原理2:以幽默悬念为武器 | 王 珏 |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 | 38 |
“导客为主”的教学模式原理与实践 | 冯务中 |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60 |
金课背后的心理学理论——走出心理舒适区原则 | 李 芳 | 对外经贸大学副研究员 | 43 |
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范式 | |||
OBE教育教学理念简介 | 郭江峰 | 浙江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授 | 13 |
高校金课的基本范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 | 李丹青 |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兼任教授 | 52 |
高校金课的基本范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法 | 李丹青 |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兼任教授 | 12 |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设计模型——五星教学原理 | 周付安 |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 115 |
金课落地的关键:考试与学习评价创新 | 邹方东 | 四川大学生命学院教授 | 102 |
一流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 | |||
高校金课的设计与开发——OBE导向的反向课程设计 | 戚世梁 | 西安欧亚学院校级高级顾问、首席培训师 | 57 |
OBE理念下教与学的实施 | 郭江峰 | 浙江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授 | 20 |
高校金课设计的实操文本——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编写与修订 | 郭建校 |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 143 |
高校金课设计实操文本——高水平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撰写与诊断 | 李 芳 | 对外经贸大学副研究员 | 131 |
高校金课的环境建设——高校金课如何建构智慧教学新场景 | 周华丽 | 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 29 |
一流课程的核心要素与评价标准 | |||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 刘振天 |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教学评估处处长 | 135 |
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 | 李丹青 |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兼任教授 | 70 |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建设与成效评估 | 孙建荣 | 澳门科技大学教授 | 74 |
一流课程的申报与评审 | |||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政策解读 | 余建波 | 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院长助理 | 125 |
一流课程申报材料撰写与案例分享 | 余建波 | 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院长助理 | 103 |
五类一流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点 | 余建波 | 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院长助理 | 104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 | 余建波 | 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院长助理 | 121 |
注:1.个别课程或稍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课程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
附件2:网络培训考核
考核维度 | 考核内容 | 分数 |
过程考核 | 课程学习:完成不少于2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平台自动记录学时。 | 60分 |
主题研讨:围绕“我对一流课程的思考与认知”“一流课程建设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优秀一流课程案例分析与分享”等主题参与不少于2次的班级主题研讨活动。 | 20分 | |
结业考核 | 研修总结:参训学员要结合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设计并撰写一篇“本人负责课程的教学大纲(syllabus)”作为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要求要素齐全、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要能体现专业化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设计的意识,字数不少于1000字。 | 20分 |
说明:完成各项培训考核要求且总成绩达到90分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学习时长可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
附件3:报名表
序号 | 姓名 | 所在学院 | 所在专业(系) | 手机号 | 工号(校内统一认证8位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