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得师 不负遇见——记衢州市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训骨干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4)
系统管理员 2019-04-09 93
正是江南好风景,花开时节恰逢君。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美好的开始。4月9日上午,由金华市金东区教研室教研员,浙师大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省评课大赛一等奖,金东区首届名师邵金生老师给大家做讲座。
“科研兴教,质量立校”,欲求学校全面加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引导教师进入校本研修最佳状态便尤为重要。邵老师带来了关于“中小学校校本研修规划、管理”的讲座,为校本研修工作走向规范化、实效化轨道带来了新思路。

正如主持人朱兴平老师介绍的那样,邵老师是一位非常接地气的专家。一段老友的朋友圈,一次和程红兵老师的谈话,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不知不觉引入正题——校本研修。
我们看起来非常热闹的校本研修究竟意义何在?我们的学校,该有着怎样的自转力?随着两个追问,邵老师从五个层面谈起了校本研修,粗粗的嗓音透着率性。
一、校本研修溯源
“研”,细细地磨,“修”,研究学习。“研究”之释义,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进修。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校本研修”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它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行为的改善。而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校本研修”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发展至今,老师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当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校本研修的特点
基于目前校本研修的四大基本特点,邵老师提出教师业务学习有五大特征:1.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2.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3.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4.基于原创的研究学习;5.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老师们要有原创精神,立足分层分类培训制度,借专业引领,得同伴互助,不停地实践反思,张弛有度,稳步成长。
三、校本研修内容设计的依据
言之有理要求新,行之有道敢改变。校本研修内容的确定要不忘四点设计依据,即:1.国家地方的教育政策;2.学校的办学思想、特色;3.教师队伍现状和专业发展需要;4.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老师们需结合工作实际,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放弃不可接受的。
四、当前校本研修重点领域
前校本研修的重点领域包括师德修养、学校管理和教师成长。可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有:以学校为着眼点的校本研修模式、以教师个人为着眼点的校本研修模式以及以教师群体为着眼点的校本研修模式。
五、校本研修的管理机制
管理管理,依理而管,还要有情理。对照学校校本研修管理机制是否成熟需要对照如下五点:1.科学的遴选机制;2.畅通的运行机制;3.有效的激励机制;4.合理的保障机制;5.专业的引领机制。
且言且思,且行且悟。最后,邵老师点出,“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最有效、最经济、最实用的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模式,应当被学校教育工作者广泛使用。搞教育的都该脚踏实地,提高个人素质。而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更需要理清思路,从教师真正需求出发,建设我们自己的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发展了,教育也就跟着发展了。
课后,龙游溪口小学涂水媛老师作为学员代表,上台发表了学习感言;唯学有所思,方业有所攻。
